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访余淼杰|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4-03-05 11:15   来源:

 

3月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现将原文及链接转载如下:  

undefined    

受访者:  

全国人大代表、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校长余淼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彭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  

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社会热点话题。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今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深刻阐明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方法路径和重要举措,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新质生产力如何持续“上新”?本期“两会面对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代表委员,请他们谈谈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记者:新质生产力“新”在哪?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彭寿: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的“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目标新,主要聚焦制造业发展,目标是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二是模式新,从更多依靠产业要素的外延式增长转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而且创新的核心驱动地位将不断加强;三是业态新,更加注重培育数字业态、低碳业态、服务业态,以先进制造业、先进服务业赋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余淼杰: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源泉来自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主要目标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关键在质优,以新促质、以新提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供给、需求、流通和分配四个方面,供给是其中的“牛鼻子”。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供给的关键,而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抓手,因此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所在。  

戴和根:不形成新质生产力,就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一些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因素依然存在,比如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等。作为经济组织,国有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摆脱原有赛道的路径依赖,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记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创新如何发挥作用?为何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余淼杰:创新要从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来理解:科技创新是从无到有、“从0到1”,技术进步则是深化应用、“从1到N”。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没有“从0到1”,就无法实现“从1到N”,更无从形成新质生产力。我们应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戴和根:颠覆性技术能够有效替代现有主流技术,进而推动现有技术体系的“变轨”跃迁。可以说,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彰显未来发展张力、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过程。  

中国铁建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建筑行业特点,不断开展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研究,比如世界首台千吨级架桥机“昆仑号”助力修建世界首条跨海高铁,全球最大直径盾构机主轴承让大国重器有了“中国芯”等。这些原创技术设备的成功落地,为改变原有组织生产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彭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具体指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我国玻璃领域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根本性转变,根本原因在于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是以前沿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了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前瞻性开展空间玻璃等前沿材料技术攻关,为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安全提供基础支撑。二是以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沿途下蛋”,实现超薄柔性玻璃、高世代液晶玻璃等原始创新成果产业化,保障了我国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三是以模式创新壮大新质生产力,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为发展主线,构建创新链、产业链、工程链“三链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我国高端玻璃工程全球市场占有率超65%。  

打通堵点卡点,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记者: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彭寿: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才能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一要构建新型创新体系,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加速实现新材料、新技术的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二要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三要构建新型市场体系,探索建设新型要素市场、新型产品市场、新型服务市场等,建立符合新质生产力市场规律的新体系;四是构建新型管理体系,完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各类政策,实现知识、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的良性循环和高效配置等。  

余淼杰:首先要继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基础研究经费占比。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为6.57%,这一比率还应进一步提升。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才能最终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基础研究主要靠科研机构集体攻坚,应用型技术改进则靠企业百舸争流。我们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戴和根: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重点在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将继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广揽全球优秀人才,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力量;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的技术研发和项目落地,开辟企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系统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开拓专利转化的方式和途径,落实收益分红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发展路径。  

记者:今年两会,您关注哪些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话题?带来了哪些建议或提案?  

戴和根:我关注如何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今年两会,我带来了关于加快城市深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我在提案中建议,要加快打造深部地下空间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大高端装备和新型材料的研发力度,强化城市深部地下空间应用场景牵引,完善城市深部地下空间产业发展体系,实现地下空间产业集聚发展。  

余淼杰: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结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东北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我提出了关于建立高端人才统一流动大市场的建议。我们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实施更开放的人才政策,促进人才流动,助力东北加快实现全面振兴。  

彭寿:今年我带来了关于加速优势基础产业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当前,我国钢铁、建材等基础产业在全球处于并跑领跑位置,是我国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基本盘。持续推进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加快优势基础产业转型,以新质生产力构筑发展新优势。对此,我提出加大重点基础领域数字化转型支持力度,加大基础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战略转型与应用推广,发布基础领域优势产品、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指导目录等建议。  

undefined    

链接:  

中国纪检监察报:  

https://jjjcb.ccdi.gov.cn/epaperapp/html/detail.html?id=1764763374479998977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  

https://www.ccdi.gov.cn/yaowenn/202403/t20240305_332178_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