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联社记者专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党委副书记、校长余淼杰教授,现将原文及链接转载如下:
两会时间|全国人大代表、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校长余淼杰:建议小幅提升老百姓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放水养鱼激发民众的消费潜力
政府要有恒心地努力提升民众可支配收入占比。建议小幅提升老百姓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这对于我国的税收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讲,将大大提升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随即他们对生活必需品的质量要求也将提升,则将在短期内有效地拉动消费。
财联社3月6日讯(记者郭松峤)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财联社注意到,自去年12月份以来,已有超过40个城市宣布发放消费券,覆盖汽车、餐饮、文旅、冰雪运动等多个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校长余淼杰在接受财联社专访时判断, 2023年第一季度的消费有望比去年同期消费同比增加7%—8%,2023年第一季度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增加10%以上。2023年第二季度的消费增速将会出现明显放慢的态势,因为消费是否能保持持续增加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可持续性增长,但在短期并未看到这种势头。因此,2023年下半年的消费拉动将相对乏力。
目前,40多个城市宣布发放消费券已有四个月,能很明显地体会到通过发放消费券的举措很快地提振了经济。同时,建议政府根据不同阶层制定不同的补助方案,而不是统一发消费券。
谈及当前的“超额储蓄”,余淼杰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首先是因为在疫情下人们的消费场景受到了限制,所以民众普遍选择将钱存起来。从长远上看,“超额储蓄”可以向投资和消费转化。但“超额储蓄”从短期上看,投资和消费更应该是一种替代关系。
财联社: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我国今年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有哪些发力点?对于如何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你有哪些建议?
余淼杰:为应对疫情冲击,国家层面接连出台的一系列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的措施,释放消费潜力,力促经济回暖。2023年第一季度,因受疫情过后反弹性消费的影响,民众对消费的需求特别高,像深受疫情打击的电影院、酒店、餐饮等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地发展起来了。我个人基于这良好的消费表现推断2023年第一季度的消费有望比去年同期消费同比增加7%—8%,2023年第一季度环比去年第四季度增加10%以上。2023年第二季度的消费增速将会出现明显放慢的态势,因为消费是否能保持持续增加主要取决于国民收入可持续性增长,但在短期并未看到这种势头。因此,2023年下半年的消费拉动将相对乏力。
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消费潜力这个问题,我认为政府要有恒心地努力提升民众可支配收入占比。建议小幅提升老百姓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这对于我国的税收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讲,将大大提升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随即他们对生活必需品的质量要求也将提升,则将在短期内有效地拉动消费。其次,还要创造更多的消费场景,激发民众的消费潜力,比如夜经济、各种新型消费场景都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还是应该提高居民可持续性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打破消费者仅是消费者,生产者就是厂家的角色藩篱。消费者可以借助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一些简单的服务,角色向生产者靠拢,倘若居民能实现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多重角色组合,这将实现了居民的持久收入,供给需求再扩大,这也有利于激发居民的消费者潜力,提振居民消费的信心。
财联社: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能否提振消费?疫情发生后,中国经济学界一直有发钱还是发消费券来刺激消费的争议。对此,你的观点是怎样的?
余淼杰:目前,40多个城市宣布发放消费券已有四个月,能很明显地体会到通过发放消费券的举措很快地提振了经济。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各地区的消费提振也与疫情过后人们反弹性的消费密不可分,发放消费券的举措进一步地促进了反弹性消费,使得各地区消费提振更加明显。
通过发消费券刺激消费的方案主要分为有三种。第一是直接发放现金;第二是发消费券;第三是其他方式刺激经济。我个人认为,发消费券的方式比发现金的方式更好,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直接发放的现金似有若无;对于中等收入人群而言,现金券的使用也受到了消费场景、消费场所的限制,他们基本不会使用消费券;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他们得到现金券,也不会去消费。而且,在疫情之下人们不消费也存在着客观原因的制约,比如电影院、酒店等消费场景受疫情封控的影响,故没有办法进行消费。
在我看来,全民直接发现金是最差的一种方案,相较于此,发消费券的方案更利于提振消费,发放消费券可以更好地刺激中等收入人群消费。
据上所述,想要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提振经济,同时更好地帮助消费者,政府应该根据不同阶层地制定相关的补助方案,而不是统一发消费券。
财联社:中国人民银行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下单月新高。实际上,居民存款多增在2022年就已表现得非常明显,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远远高于2021年9.9万亿元的规模。与此同时,定期存款明显多增。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近期有观点认为,当前的“超额储蓄”,可以向投资和消费转化,拉动经济,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余淼杰:之所以会出现“超额储蓄”的现象,首先是因为在疫情之中人们的消费场景受到了限制,所以民众普遍选择将钱存起来。其次是因为长时间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也给民众带来慢性的心理应激,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民众将自己的钱储蓄起来,其行为的防御功能增强。还有,从企业投资的角度来看,企业没有寻求到太多的投资机会,因此很多企业选择提前去银行还款,或企业通过其他方式储蓄资金。基于以上几点因素,于是便出现了“超额储蓄”的现象。
从长远上看,“超额储蓄”可以向投资和消费转化。但“超额储蓄”从短期上看,投资和消费更应该是一种替代关系。举一个简单例子,当企业或个人拥有一笔钱,他要么用来投资或消费,要么进行储蓄,所以在短期内完成转化是比较困难的。
链接:https://api3.cls.cn/share/article/1285474?os=android&sv=7.8.8&app=cailian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