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辽沈晚报》报道我校隋丽教授讲述民间故事有关情况

2018-12-05 16:50   来源:

    12月4日,《辽沈晚报》第A03版以《在辽宁代代流传的民间故事滋养了这片土地实诚的底蕴——诚信故事是童年第一本教科书》为题,报道我校隋丽教授讲述民间故事有关情况。现全文转载如下:

在辽宁代代流传的民间故事滋养了这片土地实诚的底蕴
诚信故事是童年第一本教科书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一文中说:“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直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位导师。无论何时,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
    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文学院副教授隋丽指出,故事是生活的教科书。民间故事是意蕴广博又魅力无穷的生活教科书。长辈以“说教”的方式在故事的讲述中传递人类道德伦理法则,传播真善美的种子。而东北地区的老一辈们,就是这样将诚信故事作为教育后代如何做人的第一本生活教科书。
    诚信故事在东北人里代代流传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人们说“人无信则不立”,可见,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就有众多表述诚信的话语,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吕氏春秋•贵信》提到,“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诚信是对人道德的内化和修养的体现,是人类的重要美德。
    近两年,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文学院副教授隋丽和她的学生王鹤铮对辽宁民间故事进行研究,发现了很多以诚信为主题的民间故事。
    辽宁新民故事家谭振山被称为“农耕文化最后的歌者”“全中国最会讲故事的人”,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江帆教授最早发现并整理和研究他的故事。谭振山讲的故事中有一个带有全国性的讲诚信的故事《当良心》,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把中国传统社会中“做人要讲诚信,良心不可丢”等道德观念蕴含其中,代代传承。
    诚信故事1 《当良心》
    张掌柜作为一名商人,本来攒下了一些钱财,却都先后撒在了路上用来救济他人,落得个没钱过年的地步,最终只能去当铺当自己的良心,说来也巧,老财东居然接下了这个特殊的当品。“良心”并不是一个实在物,而老财东却愿意接这个当,老财东相信张掌柜的为人,相信他会信守承诺年后来抽当。所以,他给张掌柜当票只是个借口,真心想要救济才是真。张掌柜回家和媳妇一商量,一致认为,人丢了什么也不能丢了良心,遂将钱财归还回去。在他们二人眼中,“良心”是最重要的,他们可以没有钱财,可以没有吃喝,但却不能没有良心。良心其实就是诚信。
    老财东了解了事情经过,更加清楚了张掌柜的为人,毅然决定留下守信用的他在店里帮忙。可是,不巧的是,张掌柜第一天就以500两的价格接下了他人当的尸首,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直没有人来抽当。就这样,张掌柜被辞退了,并把尸首背回到家中。就在妻子埋怨他的时候,尸首变成了金人。本来尸首是张掌柜背回来抵他的工资的,突然一下子,尸首变成了金子,这就是不止500两的数目,然而张掌柜并没有打算私吞,而是一五一十地向老财东交代清楚,这便是张掌柜的“诚”。
    不难看出,《当良心》这个故事从头至尾都在强调“诚信”二字。隋丽介绍,其实,类似的诚信故事有很多。在辽宁以及吉林地区流传的此类故事还有《收死孩子的当铺》《好心的巴图》《还金条》《守誓言的人》等。这些故事无不透露出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主人公很贫穷,却因信守承诺而获得了好报,他们要么获得了金钱过上好日子,要么成了神仙。这些诚信故事中,主人公守信的品质令人印象深刻。
    隋丽介绍,民间故事不仅以正面形式进行道德训诫,同时也通过二元对立的方式,将触犯道德禁忌受到惩罚也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予以警示。这在民间故事中也有大量的体现,比如辽宁地区流传的《石人山的风水》《两个月归还》。
    诚信故事2 《两个月归还》
    赵大管王五借了一百两银子,借据上写着两个月归还。赵大迟迟不还,王五就将他告到了县府,可是赵大狡辩声称自己夜夜观天,只有一个“月”没有两个“月”。县官只好暂停此案。正月十五那天,县官把两人叫到花园,问赵大水中是什么?赵大答“月亮”。问天上是什么?答“月亮”。如今两个月亮同时出现,赵大只好认罪受罚,归还银两。
    隋丽指出,在民间故事中,“守信——得好报,背信——受惩罚”的情节反映了民众将诚信观念上升到了因果观念之上,将其赋予了命运的高度来看待。通过民间故事的讲述与强化,有助于培养诚信的社会信条与民众价值观。在故事的讲述中,诚信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良品德的一部分,成为道德传统的一部分。
    隋丽指出,诚信的回归需要发挥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诚信故事传播必然有利于广大民众诚信意识的培育与养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民间诚信故事展现出它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与时代风采,是让诚信重新回到人们心中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时代的变化,讲好诚信故事需要与现代的媒介相结合,需要转换讲述方式,需要贴近时代的艺术审美和文化需求。
    2017年,辽宁首届民间文学戏剧节上,由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当良心》在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上演,在表演过程中,传统的诚信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心。最好的传承是传播,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在传播传统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方面的探索和尝试还在继续。2018年9月26日,“中国故事节•大学生故事会启动仪式”在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举行,展示了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师生的故事创新成果。
    东北的生境特点造就了诚信的品德
    隋丽指出,按照生态人类学的观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可以由它们所处的环境来解释,强调环境是决定人类社会和文化特点的决定性因素。虽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与绝对,但是,环境对不同人类群体心理和性格的模塑与影响已经成为很多学者的共识。在中外历史上,类似的观点也有很多。黑格尔认为,“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和,山势使人离”。 法国历史学家丹纳认为,一个民族会永远留着乡土的痕迹,尤其当他处于未开化的阶段时,只能受环境的包围、陶冶、熔铸,他的头脑会像一块完全软和而富于伸缩性的黏土,会尽量向自然界屈服,听凭搓捏,不能抵抗外界的压力。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化的生成,正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
    《尔雅•释地》中说道,“大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班固《汉书•地理志》中讲“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
    纵观东北地区的社会和文化发展进程,不难看出,生计方式、生活习俗、思维观念等都与所处的自然生境密切相关。满族文化是东北文化的底色。满族及其先民地处北方苦寒之地,生存境况十分恶劣。在与自然环境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北方特色的民族性格,即身体强壮魁伟,沉默少言,勤奋、吃苦、耐劳,有坚强的意志和韧性,能够承受困难和打击,能够抵抗各种外在侵扰,同时也形成了淳朴、憨厚的心理气质,有人概括为“精骑射,善捕捉,重诚实,尚诗书,性直朴,习礼让,务农敦本”的民俗中精神。尤其是在满族共同体形成之后,随着社会宗法制度的确立与完善,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社会树立起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倡忠孝节义,这是包括诚信在内的道德观念进一步内化为群体的精神追求。
    而广大山东河北移民的进入,直接而深刻地影响了东北人今天的性格特征。“闯关东”现象既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史实,也是一种重要的地域文化现象。它对于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产生着沉淀性的长期影响,它带来的外来文化与东北本地文化的融合衍生,至今仍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东北地域文化的各种表象特征中。在“闯关东”的大潮中,外来移民将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基因融入进这片黑土地,培育着一种新的移民共同体所共有的性格心理和文化意识,新生了一种独立的地域文化形态,最终演变成今天的东北地域文化。儒家思想也因此成为整个东北区域的伦理规范。
    对关公的崇拜也彰显了对忠义诚信等道德观念的认同。在东北地区,自宋代以来,满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就一直崇尚关公信仰,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自清朝入关,有先后八位皇帝对关羽进行追封,例如,顺治皇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皇帝追封关羽为“灵佑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等等,最长的封号甚至有26个字。这一时期,东北地区也修建了许多的关帝庙。
    东北民间习俗也规约了诚信的品格
    隋丽介绍,历史上东北少数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萨满是北方少数民族习俗的主体。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尊崇的一种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肃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多神教,远古时代的人们把各种自然物和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本身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以主观的意识,从而对它敬仰和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即万物有灵。萨满信仰体系中的诸多神灵不仅为民众带来生存的庇佑,也规约着民众的精神世界,限定着民众的行为规范。对大自然心怀感恩,对动物植物心怀敬意,对人心存善念,诚信的品格被融入到宗教信仰之中。
    这些在民间社会流传着大量的“报恩”“善恶有报”的传说和故事,使诚信、为善的道德品质以信仰的形式被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