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首页 > 媒体辽大 > 正文

《辽宁日报》报道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留学生参观“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

2019-12-10 11:11   来源:

    12月10日,《辽宁日报》第08版报道我校留学生参观“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现将全文及链接转载如下:

精彩别错过—— “又见大唐”进入倒计时
2019年12月10日

    本报记者 杨  竞
    为期3个月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将于2020年1月7日结束。展览进入倒计时阶段,尚未观展的抓紧时间到辽宁省博物馆观看展览吧,精彩别错过。
    “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自10月7日开展以来,观众络绎不绝。据统计,到目前,参观总人数超过11万人,其中,外国观众超过千人,他们是来自英、法、美、日、俄以及奥地利、塞尔维亚等国家的书画艺术爱好者。预约观展的个人和高校、机关等团体接连不断,也有不少外国观众预约观展。此展充分展示了辽宁有文物、辽宁有历史、辽宁有文化。
    近距离感受盛世风韵
    观赏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辽宁省文物局、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省博物馆承办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我们见到了唐代对外开放的气象。
    《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一件件文物不仅打动了中国观众,也震撼了外国观众。那些胡人俑和骆驼俑,虽然静静地伫立在展柜里,但它们似乎带着驼铃声,让观众仿佛走在丝绸之路上。
    唐代是古代丝绸之路最为发达的时代,是中外文化交往频繁、来往密切的时代。当时的长安是世界文明交流融汇的中心,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中华灿烂的文化以及经济的发达和物产的丰盈,令世人仰慕,吸引着世界各国人士。而唐朝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敞开大门,广迎天下来客。此次展出的形态各异的胡人俑,就是来到长安的“天下客”。当时,在长安居留的外国人很多,他们在此学习中国文化典籍,有些人还参加了唐朝科举考试。长安是国际贸易中心,吸引着南亚、西亚、欧洲等地的外国商人。“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展出的两枚东罗马帝国金币,就是当时对外贸易发达的物证。
    吸引了许多留学生观展
    记者日前在辽宁省博物馆展览现场见到49名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蒙古国、越南、柬埔寨、比利时、巴基斯坦、尼日利亚、 加纳、坦桑尼亚等国家。
    来自越南的阮氏容是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对记者说:“参观‘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大唐,进一步了解中国唐代的生活、文化、诗歌和服服饰。我小时候学过李白、杜甫的诗作,看过电视剧《西游记》,我喜欢汉服,觉得穿上特别美丽,汉服虽然是中国古代服装,但是现在还很流行,我喜欢穿汉服拍照。这次看到《虢国夫人游春图》里唐朝女性穿的服装,我更喜欢。”
    来自蒙古国的欧云是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她说,观看“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时, 讲解员还介绍了辽宁省博物馆的概况,在她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留学生,通过参观,她对蒙古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不同有了更多了解,通过对比,她的视野开阔了,加深了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了解。
    潘若丽是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是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会计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她说,欣赏“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特别喜欢骆驼彩陶,彩陶把骆驼的形态表现得惟妙惟肖,与她在中国沙漠中骑的骆驼一模一样。更让她震撼的是《簪花仕女图》,千余年前的作品,现在依然能够从画上看到大唐女性脸上的自信神情,从一个侧面表现了盛世风韵。
    据介绍,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各个学院师生都参观了“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威尼斯集团网站官网国际教育学院的师生观展后,还召开了师生座谈会,畅谈观后感。
    记者在辽宁省博物馆采访时还了解到,美国《时代周刊》也发表文章,对“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进行专题报道,认为该展是向国内和海外展示辽宁省深厚的文化基础的重要平台。
    展览与研究同步开展
    在“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开幕当天,举办了“又见大唐之多维透视”“又见大唐之国宝生辉”两场高端学术论坛。“又见大唐之多维透视”论坛围绕展览主题和内涵,通过多维角度透视盛唐文明,从不同的侧面向公众展现大唐的时代风姿;同时,观照当下学术和公众关注热点,重点阐述唐代的世界性和包容性。“又见大唐之国宝生辉”论坛,围绕展览策划思路、主题内涵、重点展品、辽宁文物以及国内其他博物馆相关国宝展办展经验等内容进行学术研讨。两场论坛均通过辽宁公共文化云平台开通了网络直播。
    据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介绍,“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开展以来,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1073场,接待各类参观团体236个。展览也掀起了中小学生的观展及学习热潮。沈阳市南京一校在省博物馆举行了“又见大唐——盛世画卷 浩荡书风”大语文校本课程启动仪式。
    让博物馆走近公众
    为配合“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省博物馆还举行系列“大唐补习班”主题社会教育活动,包括“大唐风韵入门班”“施妆粉黛精英班”等公益课程和知识普及讲座,辅以互动体验和手工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积极参与。目前,社教活动已举办113场,参与观众1.5万余人。通过“展览+文创”的模式,从“让公众走进博物馆”到“让博物馆走近公众”,进一步传播了博物馆的文化理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围绕展览,省博物馆共开发文创产品300余种。其中,“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的文创产品采用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授权开发的方式,与多家文创开发公司合作,以“又见大唐”展览展出的文物、与“又见大唐”主题相关的唐代历史文化为创意基础,以国内领先的全息仿真和数字修复高新技术为依托,以观众喜闻乐见、满足其把“博物馆带回家”的需求为文创产品样式,开发了涵盖书画复制类、纪念品类、生活用品类、学习用品类、工艺品类、旅行用品类和益智玩具类等丰富的文创产品;同时,开展了“又见大唐”商标的注册工作。
    探索陈列展览新路径
    展览的策划是展览成败的关键。当代社会赋予了博物馆越来越多的价值,博物馆从最初的收藏、展示,到成为知识的原产地,到教育功能的扩大化,再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带来了博物馆办展理念的革命。“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进行的尝试,按照系列文化活动的模式进行运作,以“七个一”形式呈现,即一个展览、一场学术研讨会、一本图录、一批文化创意产品、一系列文化讲座、一系列社会教育活动和一次主题文化宣传,达到展览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在这种模式下,在国内掀起一轮又一轮宣传“辽宁有文物、辽宁有历史、辽宁有文化”的高潮,持续不断地提升辽宁的文化形象。
    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印度研究中心主任王邦维说,来到辽宁、走进辽博,看到“又见大唐”,从多彩的展览中,他悟懂了今天多元发展的辽宁。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葛承雍说,来沈阳一天多时间里,他认真地看过两遍“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但仍没看够,这个展览兼具学术和文化价值,入眼入心,“看过展览,我感到辽博所藏唐朝书画文物精品在全国书画收藏领域居于重要地位,也感到唐朝确实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朝代,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
    链接:
http://epaper.lnd.com.cn/lnrbepaper/pc/layout/201912/10/node_08.html